家乡风俗吃糍粑作文

文笔录 人气:3.06W

过年啦!等了一年的我们,立刻嚷嚷着要奶奶做糍粑。于是,奶奶去了趟咸阳老家。回来时,总是带着几块瓷砖那么大的糍粑。

家乡风俗吃糍粑作文

瓷砖大的糍粑,被切成方砖大的小块,泡在大盆里,满满三大盆。晾在阳台上。

相传,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建城时,将大量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,作为城墙的基石,也储存好了备荒粮。后来每到丰年,人们就用糯米制成城砖一样的糍粑来以此纪念他。

糍粑泡上一周,取一土块出来切二十片,裹一下丝滑柔顺的金色蛋液,扔进那口陪伴了我们四五年的大铁锅里“炸”。奶奶放的油很少,可她不愿说“煎”,只愿说“炸”。

这是那个饥荒年代遗留下来的影子。在那个只有白菜根蘸酱油可以吃的年代,家里只有一口铁锅。奶奶至今都习惯用那口锅做一切。煲汤用它,炒菜用它,烧肉也用它……

糍粑煎好了。十块就着晶莹的白糖,那是我的。十块洒着雪一样的碘盐,我弟爱吃咸的。

关于糍粑的吃法有很多。奶奶和爷爷最爱吃的就是烤的:蜂窝煤上架着铁架子,一个个糯米团子烤的喷喷香。烤好后咬一口,热乎乎,香甜甜,在那个年代,真是一种享受。

没煎的料被用袋子小心翼翼地包起来。我问她,“干吗这么小心?”她说:“做一次不容易。”

糍粑是用泡好的糯米扔进石糟里,人们挥洒着汗水一锤一锤砸成的。好的糍粑,口感细腻,别有风味。

我夹起一块放进嘴中,白糖入口即化。我咬破蛋液炸成的一层酥嫩外皮,一股夹杂着糯米芳香的热气喷涌而出,在唇齿之间回荡。剩下的糯米香糯粘软,带着那个时代的情思和岁月的香浓。